CNET中国.ZOL 4月13日报道:最近的笔记本市场空前热闹,竞争到了白热化的地步,众厂商为了争夺市场,已经到了用尽各种手段。实力强的疯狂降价,实力弱的暗箭偷袭,还有宣传国际品牌的、民族旗帜的、时尚代言的、经典永恒的,理念满天飞,令消费者不知所措。
明枪——疯狂降价
最近笔记本降的凶,其中尤以戴尔、Acer和神舟为代表,这三者都是低价+双核混合作战的思路。在低端,戴尔、Acer已经大张旗鼓的宣传其4999元的笔记本,而神舟则早已杀到了3699元,并很有可能第一个推出2999元笔记本。在中端,三者的双核本价格最低,带给市场极大的冲击。
事实上,英特尔每次平台升级的过程,就是一次升级不加价的过程。之所以NAPA笔记本新品较贵,是因为大家的SONOMA机型还没有出光,所以要等卖光SONOMA之后才会推出高性价比的NAPA笔记本。而这三家可能是库存压力不大,因此趁此良机大肆推出廉价双核本,攻城略地,横扫SONOMA军团。
暗箭——媒体炒作
从去年假CPU事件起,媒体上关于笔记本品牌的褒贬就进入一个空前的活跃时期。而后,先是索尼笔记本被曝光存在接口问题,然后又有传言说Acer销量大跌可能撤出中国,最近又传来华硕的勒索事件,一时间,好像有多少个惊天秘密都瞒着消费者似的。
笔者认为,对于一个传闻,要有自己的分析和认识,任何产品都不是完美的,其都存在各种缺陷,这种缺陷可大可小,与炒作人的目的密切相关。一个厂商,包括所有IT产品提供商,在产品规模化之后,肯定存在一定的不良率,尤其是笔记本电脑这种高度集成的电子产品,问题肯定是存在的。关键是产品不良率的高低,以及厂商对故障产品的态度。在不断推陈出新的笔记本电脑领域,保持较低的故障率,并妥善解决这部分产品的售后问题,才是消费者最求之不得的。
缩水——普遍现实
除了被有目的曝光的个别品牌质量问题以外,所有厂商产品缩水才是一个更为残酷的事实。最近,就传出某国际品牌在国外被消费者集体上诉,认为其产品在质保期之外频繁出现问题,并且维修费高昂。这体现了国外消费者在维权方面的积极,也反映了降价之下,缩水难免的现状。
而国内笔记本市场的问题则更为严重,即使有两年或三年质保,对产品问题的鉴定仍然主要为厂商提供,这就将很多问题归结为自然损坏或人为损坏,而非质量问题。笔者就见过几个时尚品牌的笔记本,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少,而厂商能做的仅仅是在质保期内提供一次次的维修,对用户的实际使用感受影响很大。
消费者做何对策——理性认识
现在的笔记本市场,处于一个高速增长期,因此问题很多,也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如此复杂市场,消费者的对策并不是很多:
一,改变观念,选择自己需要的产品。如果需要时尚,那么多支出些也是在所难免,并且时尚的脚步很快,产品降价贬值也都是使用过程的必然一部分;如果选择实惠,那么请不要太在意品牌、格调等理念上的东西,并且产品的设计可能简单,外观也会朴素,这都是其价值的体现。总之,一分钱一分货,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买到的产品是与其价格相称的。
二,积极预防,尽量避开不公平的商品交易陷阱。在购买笔记本时,常有人买了之后回家查价格,才发现被奸商宰了一笔,这就需要我们事前有所了解,购买时信心坚定。而如果不幸还是发生,笔记本在使用中问题不断,我们只能要求厂商尽其售后的义务,并重新认识手中的笔记本,不再附加原来的过高期望与幻想。
写在最后
笔记本电脑是高科技产品,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的技术局限,笔记本电脑又是大众消费品,所以在送达消费者手中时应该保证其质量。与国外不同的是,中国人对产品的态度,包括厂商和消费者自身,都忽视了消费者作为掏钱人在一次交易中所应该享受的至高的权益。这也是外国消费者为什么产品过了质保出现故障仍然怒不可遏的原因。中国消费者的权益,需要政府、厂商和消费者所有人的再认识。
推荐经销商 | |||||||||||||||||||
|
|
|
|
|
Copyright ©2004 - 2007 xiyui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域IT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06021702号 访问CNET中国其它站点:
|